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能見度監測預警系統【JC-BN20】【山東九丞智能科技 氣象監測 環境監測 一站式服務 專業廠家 綜合實力強】
深秋的高速中段,凌晨四點的監控大屏上,一串跳動的數字讓值班員小林瞬間清醒——K385路段的能見度監測站顯示,能見度從1000米驟降至300米,且以每分鐘25米的速度斷崖式下跌。
“王隊,團霧來了!"小林的聲音帶著顫音。屏幕右側的實時畫面里,一輛半掛車正打著雙閃艱難前行,車尾的輪廓在乳白色霧氣中若隱若現。王隊長抓起對講機,指節因用力而發白:“立刻啟動‘三級聯動預案’!第一步,情報板切換‘能見度287米,限速40km/h’;第二步,通知交警三大隊封閉K380-K390段入口;第三步,給沿線5公里內的車輛推送預警短信!"
這是三個月前剛上線的“能見度監測預警系統【JC-BN20】",整合了沿線20個監測站的實時數據,能通過AI算法預測霧情發展趨勢。此刻,系統自動生成的霧區擴散模型正投射在大屏上:紅色的濃霧帶正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向東南移動,預計15分鐘后覆蓋整個K385-K388路段,屆時能見度將跌破50米。
“養護隊注意!在K385+200米處啟動霧區誘導系統!"王隊長盯著模型中的“預警時間窗口",“誘導燈按‘紅-黃-綠’漸變模式閃爍,引導車輛保持車距!"
五點零七分,貨車司機老周的手機突然震動:“【高速預警】您前方3公里K385段能見度89米,已實施交通管制,請從周村西出口駛離。"他剛想踩油門“沖過去",就看見路邊的藍色情報板上,實時能見度數字正從92米跳到76米,下方的電子鐘顯示05:08。
“這玩意兒比人眼準!"老周趕緊打方向盤。后視鏡里,一輛黑色轎車不聽勸繼續往前沖,沒開出200米就猛地剎車——前方霧中突然竄出一輛停在應急車道的故障車,兩車相距不足10米。
五點二十分,監測站數據觸發最高警報:K386段能見度32米!王隊長按下緊急廣播:“所有車輛立即停靠應急車道,開啟雙閃和示廓燈!"三分鐘后,最后一名交警撤離霧區核心段,而系統顯示,已有127輛車通過預警信息成功駛離危險路段。
清晨七點,第一縷陽光刺破霧靄。監測站數據顯示能見度回升至800米,王隊長在值班記錄上寫下:“本次團霧預警,系統提前23分鐘發出一級警報,聯動誘導燈、情報板、交警實現‘零的事故’。"小林指著大屏上的數據聯動流程圖:“王隊,您看,從監測到預警再到管制,全程只用了18分鐘,比以前人工巡檢快了整整40分鐘!"
老周在服務區喝著熱粥,看著手機里推送的“霧區安全駕駛指南",突然明白屏幕上那句標語的意思:“在高速上,能見度數據不是數字,是生命線。"
遠處,新的監測站正被安裝在即將通車的濟青高速擴容段。銀色的傳感器在陽光下閃著光,像一雙雙警惕的眼睛,將用每一秒的能見度數據,繼續守護著這條穿越齊魯大地的交通動脈。
(注:文中系統功能參考JT/T 750-2023《公路能見度監測及預警系統技術要求》,預警響應時間符合行業標準。)